返回顶部
位置:标准分享网>无损检测论文>工业CT技术进展及应用
工业CT技术进展及应用
  • 资料大小:

  • 更新时间:

    2009-05-26

  • 授权方式:

    共享学习

  • 资料格式:

    PDF

  • 软件等级:

  • 官方主页:

    http://www.ndt88.com

资料简介

介绍了工业CT系统的技术原理, 发展近况, 尤其是国内在重建算法和应用软件方面的进展情况。同时介绍了高能工业CT的研究现状, 比较了国内外高能工业CT的技术指标。结合工业CT技术在精密焊接结构件、密度分布表征和装配质量检测以及逆向工程方面的典型应用, 对工业CT, 尤其是高能工业CT技术的可能应用方向作了一定的展望。

所属栏目

综 述

收稿日期

2009/5/26

作者单位

王增勇: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, 绵阳 621900
汤光平: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, 绵阳 621900
李建文: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, 绵阳 621900
孙朝明: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, 绵阳 621900

备注

王增勇(1971- ), 男, 高级工程师, 主要从事材料和构件的无损检测技术和工艺研究。

引用该论文:

WANG Zeng-Yong,TANG Guang-Ping,LI Jian-Wen,SUN Chao-Ming.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Industrial CT[J].Nondestructive Testing,2010,32(7):504~508
王增勇,汤光平,李建文,孙朝明.工业CT技术进展及应用[J].无损检测,2010,32(7):504~508


参考文献

【1】

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编.射线检测[M].北京: 机械工业出版社, 1997, 4.

【2】

孙灵霞, 叶云长.工业CT技术特点及应用实例[J].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, 2006, 26(4): 486-488, 453.

【3】

张朝宗.工业CT技术参数对性能指标的影响——兼谈如何选择工业CT产品[J].无损检测, 2007, 29(1): 48-52.

【4】

马存宝, 李海皓, 张潇.基于改进图像重建算法的工业CT系统[J].计算机测量与控制, 2007, 15(11): 1494-1496, 1555.

【5】

魏东波, 傅健, 龚磊, 等.大尺寸构件工业CT成像方法[J].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 2006, 32(12): 1477-1480.

【6】

王黎明, 张超, 赵英亮, 等.基于平面成像器件的高分辨率工业CT技术研究[J].中北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07, 28(6): 541-545.

【7】

杨莞, 叶云长, 孙灵霞, 等.球形样件轮廓度工业CT精确测量方法研究[J].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, 2007, 27(5): 879-881.

【8】

王珏, 张伟, 孙小惟.基于弧半径投影的多目标工业CT图像识别[J].计算机工程与应用, 2008, 44(17): 222-223, 227.

【9】

王召巴, 金永.高能X射线工业CT技术的研究进展[J].测试技术学报, 2002, 16(2): 79-82.

【10】

陈志强, 李亮, 冯建春.高能射线工业 CT 最新进展[J].CT理论与应用研究, 2005, 14(4): 1-4.

【11】

丁国富.大型高能工业CT 在固体火箭发动机检测方面的应用[J].CT理论与应用研究, 2005, 14(3): 35-39.

【12】

重庆大学重大高科网页[EB/OL]. http: //www.cuhitech.com/4-1.htm.

【13】

邵思杰, 曹勇, 王磊.无损检测技术在弹药质量检测中的应用[J].火力与指挥控制, 2006, 31(增): 39-41.

【14】

许州, 李保磊, 陈浩, 等.基于225 kV射线源的显微CT成像系统研发[C]//2008年全国射线数字成像与CT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.四川绵阳: 《CT理论与应用研究》编辑部, 2008: 224-237.

【15】

陈慧能, 杨树彬, 崔卫东.工业CT在火工品逆向工程的应用研究[J].火工品, 2006(3): 36-38.

标准分享网无损检测论文频道,免费下载【工业CT技术进展及应用】,仅供学习使用,不得商用,如需商用请购买正版工业CT技术进展及应用。谢谢合作

【关键词】 工业CT 图像 应用  王增勇 汤光平 李建文 孙朝明

猜下面文档对你有所帮助
无损检测论文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