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一篇十几年前写的、读资料〔1〕的笔记,是篇纸上谈兵的东西。不知今天还能否有些参考价值?如有不当,请专家、朋友指正。
1 耦合层厚度与波长的关系
我们的UT教材,在涉及此问题时,似乎只强调了半波长(λ/2)整数倍,实用价值不大。
单纯因扫查面粗糙度引起的耦合层厚度(不包括扫查面不规则引起的与探头之间间隙),它与波长是个什么关系?该怎么计算呢?
资料〔1〕第334页有这样一个公式:
d<<2V/fmax (1)
式中:d一耦合层厚度(mm);
V一耦合剂中的声速(mm/s);
fmax一比换能器峰值频率低6dB时的最大频率(Hz)。
怎样才能满足公式(1)呢?,怎样才算远远小于呢?资料〔1〕指出:
d<λ/4 (2)
梁注:式中的λ,似为标称波长,λ=V/f
查资料〔2〕,发现其第120页有图4.10,大约d≤(λ/8)时,回波高度比λ/4时高出10dB以上。
我认为公式(2)应修改为
d≤λ/8 (3)
查资料〔3〕,发现其第138页有如下叙述:
对于一般工件无损检测,要求表面光洁度不低于▽4,表面粗糙度Rz*≤λ/10。
这一叙述似乎和公式(3)相吻合。
注*:此处Rz似为现在的Ra。
2 计算示例
现以2.5 MHz直探头、耦合剂为化学浆糊为例,计算耦合层的厚度d:设化学浆声糊声速V=1400m/s=1.4mm/μs(?这是个估计数值),探头频率f=2.5 MHz=2.5/μs,则其波长
λ=1.4mm/2.5=0.56mm
代入公式(3):
d≤λ/8 =0.56mm/8=0.07mm=70μm
3 两个推论
1)实际上,由粗糙度和扫查压力、探头自身平整度决定的耦合层厚度,大概符合下列公式:
d=5μm+b+Ra (4)
式中:b一探头平整度,b≤0.02mm=20μm,计算时取b=10μm。
如本例d≤70μm,则允许的粗糙度大约为
Ra≤70μm -15μm =55μm
2)如果探头频率为5MHz,则d≤35μm,允许的粗糙度
Ra≤35μm -15μm =20μm
这就是说,使用同一种耦合剂,探头频率升高,波长变小,允许的粗糙度Ra变小。如果不改变粗糙度,可行的方法则是:采用声速高的耦合剂,如改浆糊为机油(润滑油,V=1740m/s),增大波长,从而使允许的d和Ra增大。
附:资料〔1〕:《美国无损检测手册.超声卷(上册)》(1996中译本)
资料〔2〕:《超声波探伤》(全国锅压NDT考委会组织编写,1995版)
资料〔3〕:蒋危平 方京编著《超声检测学》(1991版)
CopyrightC 2009-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无损检测人才网 粤ICP备19133631号-1
地址: EMAIL:364759881@qq.com
Powered by PHPYun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