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.对于α射线和快中子射线,其剂量当量D中的线质系数Q值为(c):a.0.5 b.1 c.10 d.100 |
22.在射线检测中,利用照相机从荧光板上拍摄试验物体影像的方法称为(b) |
23.韧致辐射是指高速运动的电子同靶相碰撞时,与靶的什么相互作用而放出电子的能量,产生连续Χ射线的?(d) |
24.下列句子中,错误的是(d) |
25.中子射线是(c): a.电子流 b.质子流 c.中子流 d.光子流 |
25.在射线照相中使用金属增感屏有两种基本作用,即(增感作用)和(滤波作用) |
26.所谓康普顿散射,是指一个入射光子将自己的(一部分)能量传给一个与原子核结合得不紧的电子,入射光子的(能量)降低了,方向也(改变)了 |
27.当X射线管电压降低时,最短波长λmin和射线强度最大点对应的波长将向(右)移,即波长(增长) |
28.每种元素的标识X射线的(波长)是严格不变的数值 |
29.X射线管发出的射线波长和光量子能量都能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,称这种X射线为(连续)X射线 |
30.x(γ)光子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(3×1010cm/s),x(γ)光子的频率为ν,则它的能量为(hν),x(γ)光子的波长为λ,则它的能量为(hc/λ)(h≈6.6×10-27erg·s 为普氏常数;c≈3×1010cm/s 为真空光速) |
26.射线照相的原理主要是利用了X射线与γ射线的(d) |
27.下述哪种粒子或射线在空气中的游离效应最高?(a):a.阿尔法粒子 b.贝他粒子 c.中子 d.伽玛及X射线 |
28.α(阿尔法)粒子属于(c):a.带负电的电子 b.带正电的电子 c.带正电的氦原子核 d.不带电的光子 |
29.β粒子带(b):a.正电 b.负电 c.不带电 d.可能带正电,也可能带负电 |
30.X射线与伽玛射线有何不同?(c) |
31.γ射线是原子核从(高)能级跃迁到(低)能级的产物,γ射线能量与波长的关系仍然为E=(hc/λ) |
32.光子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(3x1010cm/s),光子的频率为v,则其能量为(hv) |
33.入射可见光强为1,透过可见光强为1,则黑度为(0);入射可见光强为100,透过可见光强为1,则黑度为(2);入射可见光强为l0,透过可见光强为i,则黑度为(lgl0/i) |
34.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定律是N=N0(e-λt),其中N0是(开始观察时t=0的原子数) |
35.以下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是:60Co(5.3年),192Ir(74.4天),137Cs(33年) |
31.下面哪种射源的穿透能力最强?(c):a.60Co b.220KVP X射线 c.15MeV X射线 d.192Ir |
32.用2mm以上的铝片就能阻止的射线是(d):a.α b.β c.γ d.α和β |
33.产生高速电子打在X射线管内哪个部件上产生X射线?(b):a.聚焦罩 b.阳极靶 c.灯丝 d.阴极 |
34.在X射线管中,电子的动能在靶上的能量转换形式为(a) |
35.当管电压一定,管电流加大时,产生的连续X射线的线质有何变化?强度有何变化?波长有何变化?(b) |
36.X,γ射线的主要区别是(产生方法不同),其性质(相同) |
37.X,γ射线通过物质时,将发生(光电效应),(康普顿效应)和(电子对)效应 |
38.从X射线管里辐射出的X射线波长只与(管电压)有关,其最短波长的计算公式是(λmin=1.24/U千伏)纳米 |
39.吸收系数越大,被透材料越厚,则射线强度的衰减(越大) |
40.射线的衰减率公式是(I=I0e-μx),其中(μ)是(吸收系数) |
41.射线波长越长,被透物质原子序数越大,则吸收系数(越大) |
42.能使透过的射线强度衰减一半的某物质厚度称为(半价层厚度或半值层厚度) |
43.距离防护是外部辐射防护的一种有效方法,这是因为辐射强度随距离的(平方成反比)变化 |
44.时间防护的要点是尽量减少(人体与射线)的接触时间,距离防护的要点是尽量增大(人体与射线源)的距离,屏蔽防护的要点是在射线源与人体之间放置一种(能有效吸收射线的屏蔽材料) |
45.随机性效应是(在放射防护中,发生几率(而非其严重程度)与剂量的大小有关的效应,这种效应被认为不存在剂量的阈值) |
36.当管电流一定,管电压加大时,产生的连续X射线的线质有何变化?强度有何变化?波长有何变化?(a) |
37.连续X射线的强度与管电流有何关系?(c) |
38.当管电流一定,提高X射线管的管电压时,连续X射线的线质、波长、穿透能力有何变化?(b) |
39.当管电压一定,管电流减少时,产生的连续X射线的线质有何变化?强度有何变化?波长有何变化?(d) |
40.当管电流一定,管电压降低时,产生的连续X射线的线质有何变化?强度有何变化?波长有何变化?(c) |
CopyrightC 2009-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无损检测人才网 粤ICP备19133631号-1
地址: EMAIL:364759881@qq.com
Powered by PHPYun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