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三者的大体含义
1.1什么是科学?
我说不清,反正认为:数学、物理、化学等知识,应属于科学范畴吧。有人说:科学是回答为什么的问题,可以推证自然世界的过去和预测它的未来。我感到这话是否太大了呢?反正一个科学家也仅知道他所在专业的一些原理性知识而已。
1.2 什么是技术?
我也说不清,反正认为:工程技术人员,就是搞技术的。有人说:技术是回答做什么、怎么做的问题。我同意这一观点,认为编制工艺、操作规程,就是具体回答“怎么做”的问题。工程技术人员是工程技术、质量方面的管理人员。但技术人员也仅知道他所在专业的一些应用性知识而已。
1.3 什么是技能?
我更说不清,似乎应该是:技术性的操作(劳动)能力,是无法用工艺规程、操作规程加以规定的技工能力。技能应分:
1)简单性技能:如人骑自行车,这种技能,不用师傅言传身教,不必学习力学知识,练练就会。
2)手艺性技能:如电焊工焊接,要靠师傅言传身教,还要靠自已心灵手巧,勤学苦练。一个好的焊工应该懂一些简单的焊接知识,但他写不了《焊接原理》;而写《焊接原理》的张文钺,我的恩师,他真的不会焊接操作。
3)知识性技能:与知识密切的技能,如NDT人员。他们中的UT,需要手艺性技能,但更多技能与知识有关,特别是区分真假信号等。
2 三者与生产劳动——实践的关系
2.1 科学与实践关系不大
有些世界顶级的大科学家,他们的研究成果,恰恰不是依靠实践和试验得到的,而是依靠坚实的数理知识、用缜密的思维逻辑推理才得到的。这很令人奇怪!!!例如在邮政局工作、三十多岁的爱因斯坦发表了相对论,他有什么实践经验和试验条件去证实相对论呢?这一预见性的理论,只是逐渐被后来的科学试验、科学发现所证实,才被公认的。再如二十多岁就瘫痪的霍金,他有多少时间搞实践和试验呢?但他发表了量子引力论。他的量子引力论和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一样,没有、可能永远没有那么大的试验室去证实它,但人们不敢否认它们的科学性。还有,中国数学家陈景润完成的哥德巴赫猜想,他的“实践”,就是不分昼夜地进行数字符号推算。
2.2 技术与实践关系密切
似乎易中天先生说过:“古代中国没有科学。”有人说:中国的四大发明算不算科学呢?他回答说:不是,那是技术。因此,我想:所谓“实践出真知”、“绝知此事要躬行”等等的话,似主要适用于工程技术层面或社会学面的。
技术是生产劳动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,它与实践活动关系密切。
无损检测是一个较新的科技领域,属于 “应用科学”。科学家(像应崇福先生那样的大物理学家)、无损检测专家,他们依靠坚实数理知识、用缜密思维取得的理论成果,以及他们完成的试验,写的书籍,应该值得我们珍惜。
2.3 技能的发挥就是技工的生产劳动
NDT(无损检测技术)的技工们,虽然学习了“为什么”(物理基础)和“怎么做”(工艺理论),但他们的贡献,主要还是用他们的技能完成检测任务。我们的大部分1、2级NDT人员就在这一层次。
CopyrightC 2009-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无损检测人才网 粤ICP备19133631号-1
地址: EMAIL:364759881@qq.com
Powered by PHPYun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