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话:186-8067-8570
关闭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职场资讯 > 检测检验技术

曲界面与声透镜的凸凹

来源:无损检测人才网 时间:2012-08-24 作者:梁金昆 浏览量:

把平凹透镜称为凸透镜,是资料〔1〕及其以前版本遗留下的老问题。由于平面波先从平凹透镜的平面进入,且透镜声速C1大于水的声速C2,这个称谓问题并不妨碍液浸聚焦这一实质性结论,所以这个小问题一直拖到今天。笔者想在此谈谈个人的观点,如有不当,请指正。

1 曲界面的凸凹

研究曲界面时,因为不涉及它的厚度,仅视它为两种介质的分界面。为了研究曲界面的朝向,资料〔1〕强调从超声波入射方向看(书上往往是从左向右看),分凸或凹。这样的叙述无可厚非;但它把研究曲界面的思路扩展到研究透镜上,就不合适了。

2 透镜的凸凹

透镜不同于界面,它有厚度。物理学把中央较厚、边缘薄的透镜为凸透镜;而把中间较薄、边缘较厚的透镜,称为凹透镜。资料〔2〕在第400~406页,把液浸聚焦探头使用的透镜,即中间较薄、边缘较厚的透镜,称为平凹透镜。资料〔3〕在34~35页专门讲了“声透镜”,也把该书图1-36所示的、中间较薄、边缘较厚的透镜、称为平凹透镜。我认为:以上这些称谓均是合理的。

资料〔1区分透镜的凸和凹还是强调从入射方向看,把液浸聚焦的中间较薄、边缘较厚的透镜(见资料〔1〕第57~58页图2.162.17)称为“凸透镜”,这就违背物理常识了。称谓问题虽小,但建议改正。

附参考文献

资料〔1〕:《超声波探伤(全国锅压NDT考委会组织编写,1995)

资料〔2〕:《美国无损检测手册.超声卷(上册)(1996中译本)

资料〔3〕:蒋危平 方京.《超声检测学》(1991)

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
分享到:
相关推荐
暂无相关推荐
客服服务热线
186-8067-8570
8:00-22:00
微信公众号
手机浏览

CopyrightC 2009-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无损检测人才网 粤ICP备19133631号-1

地址: EMAIL:364759881@qq.com

Powered by PHPYun.

用微信扫一扫